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新闻 教学科研 德育工作 党工团委 教师频道 校园文化
 
师生文明上网公约(19915) [2016.12.1]
宁夏长庆初级中学2024年…(1865) [2024.6.6]
宁夏长庆初级中学关于2…(16600) [2016.5.31]
集民意,密切联系群众;…(12414) [2013.3.25]
2013年“六一”庆祝活动…(11688) [2013.5.8]
 
· 图书借阅查询
· 网上阅卷
· 电子图书阅览
· 录播同步
  文章正文
伊惠琴
发表日期:2011年11月17日  人气:14536  来源:教研室  录入:cqczjys

        

 


   伊惠琴,中学地理高级教师,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在28年的教学生涯里,她心系学校,爱生如子,关注每一个学生,无怨无悔。在平凡中演绎完美,在普通中追求极致。

 

□近几年获得的荣誉称号

12006年年度评比为优秀。

  22007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

32007年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地理教师。

42008年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

52010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62010年辅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地球小博士”全国科技大赛中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

72011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教学成果

12010年辅导学生参加第五届“地球小博士”全国科技大赛中有22名学生获奖,其中6名学生获一等奖,7名学生获二等奖,8名学生获三等奖。

22005年荣获学校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22006年荣获学校优质课竞赛二等奖。

32009年《黄河的治理》在自治区教学设计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42010年《中国的气候的特征》在自治区教学研讨中评为一等奖。

 

论文发表及获奖

12005年论文《班主任应加强对“滞后生”的应人而宜》在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论文评比中评为一等奖。

22006年论文《做好小学升中学的过渡工作》在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论文评比中评为一等奖。

 

32008年论文《班主任个性化管理的“五个一”策略》在学校论文评比中评为一等奖。

32010年论文《问题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发表在《宁夏教育》第八期。

42010年论文《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发表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合刊。

 

伊惠琴老师论文选编:

   

班主任对后进生转化策略刍议

            伊惠琴

育人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社会系列工程,是由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的熏陶、教师的教育引导、学生的自我培养等各个方面构成的整体活动过程,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而教师的引导教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则最为重要。下面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引导、感化、培养等工作,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思想品德,塑造他们的健全人格,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谈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一、转变观念科学育人多给”后进生”一份爱

教育心理学认为:”后进生”具有一般学生同样的潜能,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循序渐进的辅导帮助,动之以情的感化引导,同样能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也要求我们:无论是组织教学,还是育人工作,都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后进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的学生,更要予以特殊的关心和照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人生信念,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决不能因为”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差和言行的有时不合规范,而认为不可救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更不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而放弃他们。因此,班主任首先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世界观,真正改变对”后进生”的“恨铁不成钢”的片面认识和急躁心理,满腔热情地、无讽刺、不挖苦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要深入细致地摸清每一个”后进生”的底细,弄清形成他们“后进”的原因,以教师崇高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去热爱他们,关心他们,照顾他们,真正做到少训斥,多帮助,勤鼓励,积极维护他们心灵深处最敏感最怕刺伤的自尊心,设身处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教育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多一份爱心,多一分关怀,多一份帮助,既不歧视他们,更不羞辱他们。当他们有了进步,即是微小的一点,也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深深地体味到班级的温暖,体味到人间的温情,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对”后进生”始终如一的爱,好似一把万能的钥匙,是塑造他们灵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寻找他们的闪光点,不断鼓励和引导他们进步。记得我班原来有个学生,不但学习成绩差,而且很调皮,周末班会只要同学们对他进行评价,坏事总与他有缘,但据我观察和了解,这个学生是一个热爱集体、爱憎分明、助人为乐的孩子,期中考试后,我及时抓住他学习成绩较以前有了进步的有利时机,给他颁发了学习进步奖,看到他拿到奖品时的激动神情,我突然感到成功对他来说是那么重要。去年八月十五的前两天,学生跑完早操,我发现他头发散乱,精神不振,就将他叫到办公室,他那紧张的情绪,直到我用梳子开始给他梳头时,才慢慢放松,梳完头后,当我知道他还没有吃早饭,就把自己带的早餐给了他,并给他倒了一杯开水,当他要离开办公室的那一瞬,我看到他那明亮的眼睛竟然湿润了,后来我经常帮他买作业本,买早饭。天冷了将自己家的手套送给他戴,我在心理上已经完全认同了他就是我的孩子。直到偶尔一次学生无意中说出他没有妈妈的秘密时,我才真正的醒悟到了他是最需要母爱的。以后,我更加关心他,照顾他,帮助他,每当看到他脸上那舒心的笑容,看到他那乐观的生活态度,我感到了做班主任工作的无限幸福。他变了,变得热爱学习,变得活泼可爱,变得自信自强,就在那一学期期未考试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证实了自己,这也使我更加坚信,这动力来自班主任对他的那一份慈母般的爱。

二、消除自卑科学评价 帮助”后进生”树立自信心

班主任思想和观念的改变固然重要,但对”后进生”来说,消除由于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失败而产生的自卑感则更为关键。因为”后进生”一旦有了自卑感,学习就会失去主动,心如乱麻,不能专注;一旦有了自卑感,就会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一旦有了自卑感,就会凡是做什么事都有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我不行”,于是时时事事表现出怯懦、消沉和意志衰退。为此,作为育人工程的重要责任人之一的班主任,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帮教转化工作,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心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在他们的心田里播下“自信”的种子,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智力和智商与其他同学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并不比别人笨,而主要是缺乏毅力,缺乏自信,缺乏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愿学习,肯钻研,不耻下问,积极向上,一定能够取得和其他同学一样的成功。”后进生”好似受了病虫害的花朵,好似蒙上了灰尘的黄金,一旦灭了病虫害,花朵定会争芳斗艳;一旦吹去灰尘,金子定会发出耀眼的光彩。

传统教育往往用同一把尺子,同一个标准,同一个方向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分等级评价,这不但造成“后进”的学生挫折多于鼓励,沮丧多于欢乐,失败多于成功,而且造成部分普通学生成为新的”后进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同进,在这种评价体系的支配下,致使这些”后进生”无法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激励自己,进而发展自己。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一个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欢慰,才会激起他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实践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问题,正是如何使最”后进生”也能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体验到思考者的自豪感。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必须从”后进生”的实际出发,实施鼓励性评价,使他们通过教师的鼓励性评价,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和自豪感,从而使他们的心态发生变化,在他们的心灵中扬起成功的风帆。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是由中原油田转到我班的,长得身高体胖,看样子像个高中生,他第一次走进办公室报到的时候,我的头顿时一闷,怎么转来了这么一个学生,但凭着他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我接收了他,没想到开学的第一天就不写作业,上课睡觉,这怎么办呢?我怀着试试看的态度和他进行了长达一小时的谈话,知道他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差。之后,我又与家长进行了联系,让班长每天把作业内容写成纸条送到他家,请家长督促,但就这样他还是时不时的不写作业或交空本子,我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直到有一次学校举行学生个人成果展示会,学生们每人准备一项,当他来交作品时,我发现他的素描水平还是很高的,抓住这个时机,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并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学习的时候应当有画画的注意力,你就一定能学好。有一天上完体育课,学生们都涌进办公室喝水,我发现他的衣服开了一个大口子,就在办公室里为他缝起了衣服,旁边的老师开玩笑地说:“你的精神真大,让他妈缝去”,我说他是我们班的画画天才。也许这句话是我无意说的,但没想到对他有那么大的作用,看得出他在很努力地学习,很努力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我还跟他订了“君子”协议,如果各方面比以前都有了进步,我就给他奖励他最喜欢的奖品。没想到我的这么简单的几句话,使他的学习积极性陡增,对学习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主动性,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主动学习,期末他的各科成绩都有了提高,同时被评为“进步生”,我就将自己最心爱的一个水晶地球仪送给了他。因此,可以说班主任对”后进生”自信心的培养是他们进步的最重要的手段,学生只要有了自信心,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就一定能够在希望中求得更大的进步。

三、因势利导培养情感 用爱打开”后进生”的求知心田

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心理、认识等身心各方面的迅速发展时期,他们具有好奇、好动、好问、好胜、好模仿和求知、求新、求乐及爱想象、重感情的特点,但由于缺少知识,缺少社会生活经验,生理和心理还不够完全成熟,往往对是非、好恶、美丑等缺乏相应的判断能力,表现在情感上则时冷时热,时起时伏,易感情用事,一旦情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感情上分歧,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影响其学习甚至一生。与此同时,中学阶段又是学生情感不断深化,逐渐趋于稳定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班主任在育人过程中必须根据这一实际,努力用自己的情感去唤起学生的情感,逐步培养其正确的积极向上的情感,为学习以至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学生从事学习和塑造人格的兴奋剂、润滑剂、催化剂”。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班主任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感化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接近学生,进而融于学生之中,班主任的信任和期望才能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人生意义,也只有这样,师生情感才能发生共鸣,进而打开学生的心扉,并使学生在内心对教师产生认可、好感和信任,育人工作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我班有一个学生特别不爱写作业,开学第一周就有三次没做,我找他谈话,他第三四周都完成了,第六周班会上,学习委员又提出他有五次没有交作业,对其他学生影响很大,当时我特别恼火,真想爆发一下,可当我走近他时,看着他那怯生生的目光,我的气消了许多,情绪也冷静了下来,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表扬了他在全校演讲比赛中为我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从那以后,他不但能够按时认真完成作业,学习进步了,而且主动承担起了班里的文学兴趣小组组长工作,从而带动了班级的文化娱乐活动,在活动中开发了同学们的非智力因素,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他的变化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后进生”,只要教育和引导方法得当,善于从他们微弱的、稍纵既逝的闪光点中挖掘和培养积极的因素,因势利导,有意识的增强”后进生”克服缺点的信心和勇气,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

四、优化环境营造氛围 培养”后进生”的良好习惯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这个大群体中的小群体,同样有着一般社会群体的结构和功能,每个学生一入校就朝夕相处的生活在其中,班风学风对于”后进生”能否转化至关重要。”后进生”的一般心理是求知欲低,缺乏改正缺点的毅力和自信,他们大多数自己看不起自己,对任何人都不信任,因而性格要么孤僻,要么暴躁,甚至有的产生了病态心理,因此,建设一个勤奋进取、文明礼貌的班集体和真诚无私、团结友爱的同学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以及各方面的协调人,是进行班级群体建设,带动集体前进,塑造学生人格的核心。所以,班主任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班集体建设上,通过各种大量地、深入细致地管理及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地成长。比如我带的初二(3)班,开学前两周,我心情特别烦躁,工作头绪特别乱,因为我从未带过这么差的班级,全班46名学生,男生32人,女生14人,其中爷爷奶奶带的就有20多人,生源复杂,学习差,行为习惯更差。我开始建立班委,制定班级文明公约,对学习、纪律、卫生、活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细致的规划和严格的要求,在那一个月里,真是做到了既“严管、勤跟、细查”,又放手让学生自主,努力为”后进生”创建良好温馨的班集体,先后开展了以培养兴趣、营造氛围为主的读书交流会,文学作品的欣赏会,影评讨论会,演讲大赛等活动,用良好的班风学风,丰富多彩的活动,互助互爱的气氛,高度的班级荣誉感影响”后进生”,感化”后进生”,同时注意充分发挥”后进生”的才能,为他们创设施展才华的机会,促使他们在心理满足中转化,在自我实现中转化。人们常说环境造就人,是的,我为班里的”后进生”努力地营造着一个教育他们的环境。在教室后墙的黑板报两侧,分别设置了“我们的天地”“我们的乐园”两个栏目,前者展示学生们的书画及手工作品,后者展示学生们的学习及生活剪影。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班级和学生的变化使我欣慰,因为这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荣誉感很强的集体,从这个集体中我感到了做班主任的自豪和幸福。

综上所述,我觉得,如果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够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后进生”的每一次过失,都能够用诚挚的期待去等待”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能够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后进生”的每份成功,那么,就一定会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问题设计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伊惠琴

    我校新课改已经进入第三轮,每位教师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多思考,多领悟,多尝试,多创新,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学到对终生有用的知识。教师要依据新课程的标准,创造性的理解和处理教材,重新筛选、加工,设计出适合学生学情需要的教学问题,创造性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创新学习的目的。我认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是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地理课堂真正成为有效课堂。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有效问题的设计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兴趣是成功之母,人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有当社会实践要求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变成个人需要,并在它推动下付诸实践时所产生的兴趣,才具有个性倾向性。如在讲授“经纬网”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提出问题:在茫茫海洋上,海轮遇到风暴时失去控制,立刻发出呼救信号,并报告了出事地点,而海洋上并没有任何标志,遇难船只是怎样报告它的位置,营救者又是怎样找到它的?这时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兴趣大增议论纷纷。我再接着问:“你们去电影院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的?”生动而巧妙地进入“经纬网”的学习,学生自然的急于想知道结果,从而生发兴趣。当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不完全体现在导入新课上,而要贯穿教学全过程,既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做到拨动学生心弦,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提出思考性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例如《长江的开发》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围绕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设计的,在讨论课堂活动四----我为长江献计策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水利工作者怎样更好的发挥长江“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作用呢?各小组讨论写出书面建议,并在全班交流。从学生的参与面看,他们有着很强的参与意识,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形成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教师“导演”的作用发挥到了及至,学生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到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有了良好的问题情景,就为有效课堂的实现做好了铺垫。

二、设疑问难,制造矛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设疑问难。例如在学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时可向学生提出:“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那么是不是冬季风影响的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呢?”学生思考后大部分认为“是”。这时教师再说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以夏季风影响的程度确定的。因为我们知道冬季风最强时可影响到除青藏高原、云南省南部、海南岛以外的全国各地,显然答案是错误。最后明确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这样,学生对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要制造矛盾,必须要设计好问题。首先,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必须适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否则,矛盾不但解决不了,还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其次,在课堂上要善于诱导学生质疑,尤其是启发他们从无疑中生疑,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学习完欧洲和北美洲后,引导学生观察阿尔卑期山脉和科迪勒拉山系的走向,分析二者对气候的影响,从而理解欧洲为什么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北美洲为什么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在学习“东亚季风气候”时,可设置以下问题:(1)什么是季风?(2)东亚冬、夏各是什么风向?为什么?(3)东亚冬、夏季风各有何特点?这三个问题看来一般,却体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从无疑中生疑、知疑,久而久之,必然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纵横递进,连动思维。纵向思维就是顺着已知问题向纵深方向发展,连续思考,探根求源。教学上表现为教师连续向学生提问,前一问题是后一问题的前提,后一问题是前一问题的继续或结论。这样每一问题就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阶梯,许多问题形成一个问题链,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思维能力得到更大地提高。例如:讲到“地中海”气候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①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哪些地区?②为什么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③具有什么样气候特征?④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有何特点?学生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思考、解答,就会加深对“地中海气候”的理解和掌握。横向思维就是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去思考与之类似、相关问题的一种方式。横向思维的连续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实现思维的“迁移”。在这种思维中,可从两个方面入手:求同和求异。求同,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的共同点,从不同的现象中寻找所包含的共同木质和规律,例如: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等,虽降水的形式不同,但其产生降水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暖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降低,水汽的冷却凝结所致。求异,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分析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提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它是一种比较高级、往往带有强烈的创造性的思维。例如;英国与日本的比较,它们同是岛国,但通过所在地理位置不同的比较,分析出各自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四、变通求异,打破定势。在地理教学中,为了防止思维在封闭,狭窄的单轨道上发展,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教师应善于设计独具匠心,激发学生探究心理,打破定势倾向的问题,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教材本身的矛盾引发出来,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索,对于提高学生的变同求异能力大有益处。例如:若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地轴垂直,还会有四季变化现象吗?如果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形成新大洋,撒哈拉地区还会是一片毛之地吗?等等问题的提出,都将使学生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去做出合乎摆脱固定思路的束缚,在纷繁复杂的诸多变化中求得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领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五、分析综合 ,归纳提高。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它们是相互依存紧密结合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讲授“中国地形概况”时,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分析:(1)我国最高的地形区在哪?海拔是多少?(2)由此向北向东海拔发生了什么变化?(3)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海拔、地形有何变化?(4)结合《中国地势阶梯分布图》概括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清晰的把握知识脉络,最后进行综合,在获得完整的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总之,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适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有效课堂。

 

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伊惠琴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构建新型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理课堂”。在我校实施新课程几年的时间里,自己也做了一些尝试,现以《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教学为例,谈谈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    三维目标的确定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课程目标是指学科课程对未来合格公民在素质的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程度。新的课程改革目标是以“关注人的发展”为基础设计和确定的,对《地理课程目标》重新进行了规范。除了课程总目标外,还包括三个领域的分目标。

A、知识与能力: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突出自然特征;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畜牧业及农业的特色;通过学生自由辩论、积极参与、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B、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辩论两大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学会运用归纳法学习区域的方法;通过收集两大区域的资料、景观图片等 材料,学会收集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立统一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C、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关系及差异性树立辨证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通过对青藏地区丰富资源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结合西部大开发,树立开发青藏,建设祖国边疆的责任感。

以上三个领域目标是为总目标服务的,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学习地理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    教学设计的确定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学生自由辩论全方位多角度的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全班分为两大组:一组代表青藏地区,一组代表西北地区,各组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在辩论的过程中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达到开拓视野、资源共享的目的。步骤如下:

1、    情景导入、推选主持人(3分钟)

2、    双方辩论开始(35分钟)

3、    双方学生点评辩论情况(每组3  5分钟)

4、    教师小结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1、关注学习过程:本节课设计首先重视学生全员参与,诸如思维方式的展开,知识的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搜集、处理和判断等环节,表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其次重视应用,强调学生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辩论中学生准备的资料、图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加工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兴奋和学习的乐趣,而学习兴趣又能投入学习,变“苦”学为“乐”学。

2、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使学生们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力培养每一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有助于学生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了解教学目标的要求,体验实现教学目标及与教师协同一致获取知识的乐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一种积极的内心需要,是完善自己的途径。辩论过程中学生们个个显出自己的身手,每个人提出的论点都有独到之处,有时甚至表现出他们的一种理想或幻想,在课堂辩论的40分钟内学生的个性突现的淋漓尽致。尤其能挖掘地理科学蕴涵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因素,处理好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使学生领会地理学科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3、关注现代化教学手段:地理课程中明确要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本节课利用情景教学导入辩论主题,通过图象、视频、音频等方式,以立体、交叉、高速、美观的优势对学习进行提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丰富地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实际上是将地理教学信息通过多媒体,与学生构成的一组地理教学交互系统。

三、    教学过程的反思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延伸  

            一次课堂教学结束了,但教学并没有结束,在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进行积极建设和开发的工作中,课后所产生的“文本”都将进入课程内容,进入教师新的课堂教学情境之中,教师回味和咀嚼自己的教学过程,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这节课,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学生在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础上,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地利用资料或图片分析某一区域的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的特点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但就这次辩论而言,学生活动显得不够充分,但我认为这正是这堂课的亮点所在,说明了这堂课很“实”,另一个亮点是学生积极上网查找资料,整个求知过程一目了然,而这也说明了我校计算机教学有了突出的成绩,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电脑,帮助和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从学生辩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看,主要是缺乏地理基础知识。今后要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总之这种研究性课程,能更好的锻炼学生辨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也能促进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当代生态价值取向的养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上一篇:施学萍
下一篇:霍德亮
版权所有:宁夏长庆初级中学,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和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86号
校址:宁夏银川市石油城七区 最佳显示:CRT-1024*768 Login to Webmail 宁ICP备11000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