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设计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伊惠琴
我校新课改已经进入第三轮,每位教师都在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多思考,多领悟,多尝试,多创新,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知识,学到对终生有用的知识。教师要依据新课程的标准,创造性的理解和处理教材,重新筛选、加工,设计出适合学生学情需要的教学问题,创造性的把知识传递给学生,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实现创新学习的目的。我认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是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不断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地理课堂真正成为有效课堂。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有效问题的设计在教学中是如何发挥其作用的。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兴趣是成功之母,人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只有当社会实践要求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变成个人需要,并在它推动下付诸实践时所产生的兴趣,才具有个性倾向性。如在讲授“经纬网”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提出问题:在茫茫海洋上,海轮遇到风暴时失去控制,立刻发出呼救信号,并报告了出事地点,而海洋上并没有任何标志,遇难船只是怎样报告它的位置,营救者又是怎样找到它的?这时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兴趣大增议论纷纷。我再接着问:“你们去电影院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座位的?”生动而巧妙地进入“经纬网”的学习,学生自然的急于想知道结果,从而生发兴趣。当然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不完全体现在导入新课上,而要贯穿教学全过程,既在每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要做到拨动学生心弦,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提出思考性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例如《长江的开发》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围绕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设计的,在讨论课堂活动四----我为长江献计策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水利工作者怎样更好的发挥长江“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作用呢?各小组讨论写出书面建议,并在全班交流。从学生的参与面看,他们有着很强的参与意识,真正实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人的教学理念。形成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教师“导演”的作用发挥到了及至,学生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到对生活有用的知识。有了良好的问题情景,就为有效课堂的实现做好了铺垫。
二、设疑问难,制造矛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制造矛盾,设疑问难。例如在学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时可向学生提出:“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那么是不是冬季风影响的明显的地区称非季风区呢?”学生思考后大部分认为“是”。这时教师再说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是以夏季风影响的程度确定的。因为我们知道冬季风最强时可影响到除青藏高原、云南省南部、海南岛以外的全国各地,显然答案是错误。最后明确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这样,学生对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要制造矛盾,必须要设计好问题。首先,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必须适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否则,矛盾不但解决不了,还会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其次,在课堂上要善于诱导学生质疑,尤其是启发他们从无疑中生疑,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例如:学习完欧洲和北美洲后,引导学生观察阿尔卑期山脉和科迪勒拉山系的走向,分析二者对气候的影响,从而理解欧洲为什么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北美洲为什么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在学习“东亚季风气候”时,可设置以下问题:(1)什么是季风?(2)东亚冬、夏各是什么风向?为什么?(3)东亚冬、夏季风各有何特点?这三个问题看来一般,却体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从无疑中生疑、知疑,久而久之,必然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纵横递进,连动思维。纵向思维就是顺着已知问题向纵深方向发展,连续思考,探根求源。教学上表现为教师连续向学生提问,前一问题是后一问题的前提,后一问题是前一问题的继续或结论。这样每一问题就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阶梯,许多问题形成一个问题链,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思维能力得到更大地提高。例如:讲到“地中海”气候时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①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哪些地区?②为什么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③具有什么样气候特征?④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有何特点?学生通过以上四个问题的思考、解答,就会加深对“地中海气候”的理解和掌握。横向思维就是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中去思考与之类似、相关问题的一种方式。横向思维的连续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实现思维的“迁移”。在这种思维中,可从两个方面入手:求同和求异。求同,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的共同点,从不同的现象中寻找所包含的共同木质和规律,例如: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等,虽降水的形式不同,但其产生降水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暖湿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降低,水汽的冷却凝结所致。求异,即引导学生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分析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提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它是一种比较高级、往往带有强烈的创造性的思维。例如;英国与日本的比较,它们同是岛国,但通过所在地理位置不同的比较,分析出各自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四、变通求异,打破定势。在地理教学中,为了防止思维在封闭,狭窄的单轨道上发展,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教师应善于设计独具匠心,激发学生探究心理,打破定势倾向的问题,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教材本身的矛盾引发出来,启发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索,对于提高学生的变同求异能力大有益处。例如:若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地轴垂直,还会有四季变化现象吗?如果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形成新大洋,撒哈拉地区还会是一片毛之地吗?等等问题的提出,都将使学生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去做出合乎摆脱固定思路的束缚,在纷繁复杂的诸多变化中求得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领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五、分析综合 ,归纳提高。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它们是相互依存紧密结合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严格遵循“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规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讲授“中国地形概况”时,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分析:(1)我国最高的地形区在哪?海拔是多少?(2)由此向北向东海拔发生了什么变化?(3)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东海拔、地形有何变化?(4)结合《中国地势阶梯分布图》概括出:“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的设计,使学生清晰的把握知识脉络,最后进行综合,在获得完整的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总之,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适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有效课堂。
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伊惠琴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构建新型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地理课堂”。在我校实施新课程几年的时间里,自己也做了一些尝试,现以《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教学为例,谈谈研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 三维目标的确定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课程目标是指学科课程对未来合格公民在素质的培养上期望达到的程度。新的课程改革目标是以“关注人的发展”为基础设计和确定的,对《地理课程目标》重新进行了规范。除了课程总目标外,还包括三个领域的分目标。
A、知识与能力: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突出自然特征;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畜牧业及农业的特色;通过学生自由辩论、积极参与、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B、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辩论两大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学会运用归纳法学习区域的方法;通过收集两大区域的资料、景观图片等 材料,学会收集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立统一关系,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C、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各地理事物间的关系及差异性树立辨证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通过对青藏地区丰富资源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结合西部大开发,树立开发青藏,建设祖国边疆的责任感。
以上三个领域目标是为总目标服务的,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学习地理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 教学设计的确定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学生自由辩论全方位多角度的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全班分为两大组:一组代表青藏地区,一组代表西北地区,各组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图片,在辩论的过程中呈现在同学们面前,达到开拓视野、资源共享的目的。步骤如下:
1、 情景导入、推选主持人(3分钟)
2、 双方辩论开始(35分钟)
3、 双方学生点评辩论情况(每组3人 5分钟)
4、 教师小结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学生在教师引领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1、关注学习过程:本节课设计首先重视学生全员参与,诸如思维方式的展开,知识的整理与综合,信息资料的搜集、处理和判断等环节,表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其次重视应用,强调学生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辩论中学生准备的资料、图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加工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兴奋和学习的乐趣,而学习兴趣又能投入学习,变“苦”学为“乐”学。
2、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使学生们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力培养每一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有助于学生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了解教学目标的要求,体验实现教学目标及与教师协同一致获取知识的乐趣,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是一种积极的内心需要,是完善自己的途径。辩论过程中学生们个个显出自己的身手,每个人提出的论点都有独到之处,有时甚至表现出他们的一种理想或幻想,在课堂辩论的40分钟内学生的个性突现的淋漓尽致。尤其能挖掘地理科学蕴涵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因素,处理好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系,使学生领会地理学科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3、关注现代化教学手段:地理课程中明确要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本节课利用情景教学导入辩论主题,通过图象、视频、音频等方式,以立体、交叉、高速、美观的优势对学习进行提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丰富地理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实际上是将地理教学信息通过多媒体,与学生构成的一组地理教学交互系统。
三、 教学过程的反思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延伸
一次课堂教学结束了,但教学并没有结束,在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进行积极建设和开发的工作中,课后所产生的“文本”都将进入课程内容,进入教师新的课堂教学情境之中,教师回味和咀嚼自己的教学过程,可以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这节课,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学生在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基础上,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能够独立地利用资料或图片分析某一区域的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的特点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但就这次辩论而言,学生活动显得不够充分,但我认为这正是这堂课的亮点所在,说明了这堂课很“实”,另一个亮点是学生积极上网查找资料,整个求知过程一目了然,而这也说明了我校计算机教学有了突出的成绩,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电脑,帮助和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从学生辩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看,主要是缺乏地理基础知识。今后要加强地理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总之这种研究性课程,能更好的锻炼学生辨证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也能促进学生正确的资源观、当代生态价值取向的养成。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