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提升师生的网络使用效率,同时确保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以下师生文明上网公约,旨在引导全校师生文明、守法、绿色上网。
一、弘扬正能量,营造健康网络文化
全校师生应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坚持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积极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做到文明上网、守法上网、绿色上网,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积极的网络生态。
二、树立法律意识,约束网上行为
1.全体教职工应增强法律观念,用法律责任感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确保所有网络活动合法合规。
2.优先选择主流知名网站和中央网站,接受先进思想,善于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提升。
3.坚决不访问、不浏览任何淫秽、非法或不良信息网站。
三、维护网络秩序,拒绝违法行为
1.不利用网络进行煽动闹事、造谣生事或搬弄是非。
2.不盗用他人信息,不利用技术手段非法进入未经授权的计算机系统。
3.不在网络上冒名顶替、诬蔑欺骗,保持网络诚信。
四、抵制虚假信息,传播真实内容
1.不散布虚假言论,不轻信网上流言,不随意转载未经核实的网络贴文。
2.不在网上发布、宣传色情、迷信或暴力内容,维护网络环境的纯洁性。
五、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沉迷网络
1.控制上网娱乐时间,不沉溺于网络游戏,避免通宵上网。
2.教职工在上班时间应专注于教育教学相关的网络活动,避免无关干扰。
六、维护网络安全,保护个人信息
1.不制造、不传播网络病毒,不破坏网络秩序,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在网上随意透露个人信息,确保个人隐私安全。
七、文明交流,友好互动
1.在网络交流中保持诚实友好,不使用侮辱性语言或攻击他人。
2.注意文明用语,营造和谐、友善的网络交流氛围。
八、合理利用资源,避免负面影响
1.不下载、观看占用带宽大的网络视频,只获取与教学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2.在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发布信息时,应确保内容与教学相关,避免发布无关信息。
3.在微信群或朋友圈分享的内容应经过反复斟酌,避免造成负面影响或误导他人。
本公约旨在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全的网络环境。希望每位师生都能自觉遵守公约内容,共同为构建美好的网络空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