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新闻 教学科研 德育工作 党工团委 教师频道 校园文化
 
师生文明上网公约(19915) [2016.12.1]
宁夏长庆初级中学2024年…(1865) [2024.6.6]
宁夏长庆初级中学关于2…(16600) [2016.5.31]
集民意,密切联系群众;…(12414) [2013.3.25]
2013年“六一”庆祝活动…(11688) [2013.5.8]
 
· 图书借阅查询
· 网上阅卷
· 电子图书阅览
· 录播同步
  文章正文
霍德亮
发表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人气:11276  来源:教研室  录入:cqczjys

霍德亮,中学物理高级教师,银川市骨干教师,自治区第四批专家服务团成员。

简历:一九八六毕业于延安大学物理系,2004年通过函授取得香港公开大学教育硕士学位。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长庆吴起子校、长庆银川子校、长庆银川初中任初中物理教师,团支部书记,教务处主任等职。多年来一直坚持工作在教学一线,研究初中物理教学及学校教学管理工作。

理念:教师工作有三个境界——知识、能力、智慧。教会学生知识是最基本的,培养学生能力是必须的,发展学生智力、使学生变得智慧健康是最终目标。

 

    □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

      1、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多次获奖。其中获国家二等奖三人,国家三等奖六人。

2、指导石立新、陆文涛二位老师分别于07年、09年参加全中学物理教学创新大赛宁夏自治区选拔赛,获一等奖。

320107月,课题研究成果“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研究”获全中“十一五”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2009年研究并撰写的“中考实验考试改革经验总结·成果报告”获银川市中考实验改革与创新成果评选一等奖。

4、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现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实验活动与实践能力关系的研究”课题研究,承担了课题组在宁夏四县市的实验测试工作。(课题批准号:DCA080143

508年、09年、10年三被聘为自治区“百标工程”项目学校实验教师暨电教管理员培训班授课讲师,累计授课24课时。

620109月,承担自治区“百标工程”项目学校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竞赛命题工作,并担任评委。

72010年承担了由自治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的《初中物理学习之友》八年级上册编写工作,于20107月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号:ISBN 978-7-80764-301-2/·1234

8、工作以来撰写的《提高演示实验能见度的几点做法》,《初中物理应用课教学初探》……等十几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或获奖。

     □霍德亮老师论文选编

初中物理教什么?怎么教?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分析

霍德亮

初中物理新课程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八年级和九年级开设的一门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常汝吉)。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初步了解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为学生将来生活、工作、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此课程标准确立课程总体目标是:

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

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常汝吉)

物理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义务教育阶段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方式,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习物理规律,构建物理概念,学习科学方法,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其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的应用;②运动和相互作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③能量。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常汝吉)

根据新课程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对比分析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我们不难发现在下列几个方面发生了变化,而这些问题正是我们今后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值得探讨,值得研究的问题,应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1、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的综合性。

新《课程》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这就要求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正确处理物理知识的系统性与知识的综合性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物理知识系统性的重要,只有经过系统的物理知识学习,学生才能掌握一定量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掌握了足够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才能理解其背后的深层次的科学思想和自然辩证法思想。而且物理就是物理,不是其它学科,必须有物理学科的特点,这也要求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物理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的系统性是相对的,知识的综合性是绝对的。“物理课程和哲学、历史课程一样必须让学生学习科学理念和技术理念的历史。在寻求学科之间的连贯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力求平衡和整合不同的专门学科,特别需要取得协调的是科学思想中的普遍主义以及历史科学中的相对主义。”(皮埃尔·布尔迪厄)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必须将物理知识置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乃至哲学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习得基本的逻辑和思考方法。

2、知识本位目标和价值趋向目标。

“知识的增长使得百科全书式的教学观念变得过时,要教授所有专门学科或某一学科的全部是不可能的。”(皮埃尔·布尔迪厄)因此,新《课标》倡导教师改变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偏重接受知识,被动地训练变成主动地认识科学现象,通过科学探究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尽可能去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中获得并理解学科内容。在物理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以物理基础知识为载体来承载科学思想和科学素养的形成过程,又要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也就是说知识本位目标和价值趋向教育目标的正确处理是今后教学中逐步探讨的问题。

总上分析,要使初中物理在义务教育中真正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我认为物理课程应从下面几个方面逐步完善。

1、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物理学科教学要体现物理学实验科学的特征。在教学中要教学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知识来源于生活,习得的知识再服务于生活,将知识的习得与知识的应用结合起来,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义务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而未来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社会,要求未来的公民具有创新能力。为此,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敢于向传统挑战,向权威挑战。然而创新的根本是能够提出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问题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说要从小培养儿童的问题意识,使其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3、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都在随之不断的变化着,而政治、文化、经济的变化必然导致教育的变革,物理学科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对课程的内容经常的检讨,并引入科学发展和社会变迁所要求的知识”(皮埃尔·布尔迪厄  )也就是说物理教学的内容必须与现时科学的发展相吻合,教学内容要不断地变化,不断的更新,体现知识的现代化。

4、将学科知识问题化。学习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把所读到的学科问题化,杜威将其简单总结为:①辩识问题;②积极地探究问题;③解决问题(到少是部分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结论。(詹姆斯·希伯特)这一观点正与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常汝吉)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学科知识问题化。

5、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在物理学科中对学生学习评价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以新课程教学目标为准则,做到:“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表现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 (常汝吉)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采用:①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过程性、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将发生在学习过程中诸如所收集的重要资料,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解决,设计出的小实验,典型作业,学习中的观察记录,小论文等内容如实的记录下来,以此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②期末,进行珍断性评价。期末进行珍断性评价分为笔试和实验操作考查两部分,前者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后者考查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③分层次考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期末笔试和实验操作考查中可设置ABC三种不同层次的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作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物理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更重的是通过物理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形成科学思想和科学素养。

 

初中物理新课程实践与认识

                                     霍德亮

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入,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的新理念是呈现在每位教师前的问题,现就结合本人一年多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谈一点对新课程实施的理解与认识。

认识一:融洽情感是建立民生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关键

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心灵的钥匙,师生间的情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创设平等的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热爱一个学生,则可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弃一个学生。公正无私的教育之爱,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更为重要,爱可使他们抬起头走路,将感激之情迁移到学习中,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潜力,使他们不至于因成绩不好而沉沦下去。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使学生变“要找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是否对学生充满高层次的教育之爱,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以情动人,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情感变化具有复杂性,教学中不仅要把握多数学生的情感变化,更应注意个别学生的情感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情感又具有感染性,即以“情”动情,要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听讲,教师应像春风细雨一样,和蔼而严肃、平静而安详,即使有突发事件发生,教师也不要轻易批评学生,以防打乱学生正常的听课情绪,影响师生课堂情感交流。当一些学生学习中不能将教师所讲知识掌握、作业频繁出错、提问回答不对、测验得不到好成绩时,教师不要一味责备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而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清除盲目的“唯我独尊”心理,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加强师生合作,共同树立信心。要学生学好物理,重要的是树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而首要条件则是教师本人要有信心。我每带新班都向学生保证:一定使物理这门课成为各人的优势学科,并根据过去的成绩适当做自我介绍,使学生对教师既了解又敬佩,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物理课上跃跃欲试。另外,平时教学中要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帮助他们排疑解难,增强师生情感交流,使他们在情感上热爱物理。同时,还应对学生在各种物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良好的思维,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认识二: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们采取多种做法,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的趋使下积极思维,主动学习。

  精心“设疑”。古人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巧妙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学生,尔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成功运用“设疑法”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设疑的艺术,所设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实际,这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的基础。例如,为什么人触电会有生命危险,而鸟落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纸杯实验中杯中水为什么不往下流等。但是,“设疑”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的接受性、兴趣,应力求创设一种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解答的情境,以保证学生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现有的知识范围内,着意提出一些要求有创造性或独特见解解答的问题,就好像摘桃子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那样。这跳一跳引起的思考和探究,可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鼓励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向教师质疑,让课堂充满问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思维。我主张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师和引路人,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人;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平等参与者,启发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倡导者。

  充分发挥实验的魅力。凡是课本上规定的实验都要认真做好,同时还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例如,将一只鸡蛋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蛋沉底,用竹棒搅动杯中水,蛋上浮,学生惊奇。此时,我告诉学生空心的竹棒里装有细盐,盐溶于水,溶液密度变大,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使学生掌握了物体的沉浮条件。让学生猜测用漏斗吹乒乓球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乒乓球不但不被吹出去反而被吸起来,学生会感到不可思意,兴趣自然浓厚。 

  认识三:贴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中学物理课程的好传统。课程标准把它发扬光大,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口号。

重视学生体验,贴近学生生活。物理学的知识、思维和方法,需要学生在现实的物理实验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而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说教。对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的陈述都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前沿、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主题,从学生熟知的事例、体验开始,为学生准备足够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在理解中掌握,在掌握中应用。现代社会中到处都会看到各种表格,读表(例如列车时刻表)是现代公民应有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为此编者设计了第26负第1题。这题的计算很简单,但由于列车时刻表是真实的,它提供了很多信息,其中有些是与本题无关的,学生要从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能力。

注重社会问题,物理走向社会,着眼于未来。对于科学·技术·社会问题,要求初中学生具有这种意识就可以了,即在涉及科学技术问题时,能有意识地从它对社会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去考虑,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地球的温室效应”“气候与热污染”“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时不仅要谈论它为人类创造福利同时要适及它所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

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教科书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已有的认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大量的思考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学到科学知识、体验领悟科学方法的同时逐步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认识四:形成学科思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教学的根本目标

科学探究不仅是教学方法,也是教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个教学内容,“科学探究”是与“科学内容”并列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得知识,而且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学习怎样进行探究。例如八年级第14页“探究:声音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第21页“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关系的探究” 九年级第13页“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第43页“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要用图像处理数据;第35页“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要求两次改变实验条件;第38页“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第83页“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教学中应将“怎样进行探究”当作一个教学内容来处理的,应象物理知识的学习一样,由简单到完整,循序渐进,逐步掌握。

科学探究是一种精神。在新的课程理念中,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一个教学内容,同时还是一种精神。学生今后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摸索其使用方法的场合是很多的,这种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因此在物理实验时尽量让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自己摸索,从中学到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学会思考。探究精神还表现在是否具有提出问题的意识。通过“我还想知道”栏目鼓励学生提出科学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表达出来。科学探究是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只有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才能实现。在教学中应注意力集中在探究的过程上。如:第100页“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第111页“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有关社会问题的讨论会、辩论会、科学幻想、科学想象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养成科学探究,不断创新的意识。

总之,新世纪的教育需要具有新观念的教师来实施,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要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培养学生创造力、主动参与教学、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特殊的“音乐”

霍德亮

随着上课铃响,嘈杂的初二(七)班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学们做好准备期待着新的一节课开始。我提着录音机走进教室,告诉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先欣赏一段音乐,即刻引起同学们的鼓掌欢迎,随即又转入平静。此时,录音机播出悠扬动听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将同学们带进了美妙的音乐世界之中。

几分钟后,小提琴协奏曲停止了,但同学们仍然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之中。突然,一阵嘈杂声从录音机中传了出来。有喊叫声,有追逐打闹声,有欢笑声,有强烈的门窗撞击声,有刺耳的桌凳与地面的摩擦声,各种杂声此起彼伏,延续了几分钟。我关掉录音机,这时没有一个同学说话,那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的安静。

“同学们请说说此时此刻的感受。”随着我的一句话,打破了沉默的课堂气氛。于是,同学们争相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位同学说:“我这时特别难受,特别烦”;另一位同学接着说:“这两种声音反差太大,第一种音乐让人心旷神怡,但第二种声音让人烦噪不安”;“老师,我头有点痛”;“老师,你在折腾我们”;“老师,你是从哪儿搞来的这么难听的声音”。……

我看时机成熟,就立即告诉同学们“这一段音乐是我在咋天上午第二节课后,课间在学校二楼楼道中录制的,这是一段噪音。此时此刻同学们想说点什么呢?”于是,教室内再次出现了热烈的议论场面。经过一段时间议论之后,同学们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顾莹茁同学说:“同学们,刚才听到的声音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我们今后下课要注意保持校园安静”;曹迪同学说:“同学们下课后,请不要大声喊叫,否则,会影响老师备课、批改作业”;霍穹同学说:“不仅影响老师的工作,还影响我们的心情呢。”……

于是,我启发学生“怎样才能让学校同学都不吵呢?请大家想想办法。”新的一轮争论展开了,大家建议:“先将这段录音在校园广播站播放一下,让全校同学感受一下噪音带来的危害,并且向全校同学发出保持校园安静的倡议”。

此时,我进一步引导“写倡议书要有理有据,有说服力。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噪音,然后用有关知识写一份给全校同学的倡议书——《让我们的校园安静下来》。”活跃的教室平静了下来,学生们进入安静的阅读与写作之中。……

随着下课铃响,本节课结束了。

自我评价:

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本节课之所以在学生中引起共鸣,获得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在于下面几个方面:

    1、注重了情境创设和过程体验。开课的两段录音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噪音,而不是做名词解释,学生在感受中真正理解了乐音与噪音的含义,使知识达到情感的内化。这比我过去让学生记住“噪音”、“乐音”、“噪音有哪些危害?”、“减小噪音危害的三种途径”等文字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

    2、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元化,综合化。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课,但涵盖了音乐欣赏,感受体验,互相交流(表达与聆听),书面表达的多元化的、三维度的教学目标。而不是过去以物理知识为主的单一教学目标。

    3、知识向外扩展了,并应用于实际之中。本节课作业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份倡议书,得到学校政教处的采纳,在学生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校园安静了下来。这样使知识得到了延伸,不再是死的知识,而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上一篇:伊惠琴
下一篇:周莲英
版权所有:宁夏长庆初级中学,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和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86号
校址:宁夏银川市石油城七区 最佳显示:CRT-1024*768 Login to Webmail 宁ICP备110003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