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行为习惯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宁夏长庆初级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乃至整个一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多年以来,各级各类中小学校都十分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中小学阶段,初中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问题较多,比如懒惰行为(不按时交作业、上课睡觉、学习精力不集中等)、攻击性行为(打架斗殴、与老师同学冲突、违反校规、与社会闲散人员合伙打同学等)、欺骗性行为(说谎、抄作业、考试作弊、偷窃、欺骗他人等)、逆反行为(不服从老师家长管教、有错不改等)、破坏性行为(破坏公物、乱扔垃圾、破坏教师桌椅、书本等)、其它不良行为(吸烟、早恋、心理承受能力差、听不进别人意见等),对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班级的教育管理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卫生、劳动、文明、学习等习惯,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实际情况看,许多学校都是比较零碎地开展活动,加强教育管理,形成系列化、序列化的工作机制不够,因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借助学校教育的各种平台,将类似于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手抄报、黑板报等基本形式,根据年级学生特点,进行统一构思,统筹安排,大胆探索,一定可以摸索出一些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学校所开展的各种行为习惯教育活动进行规范,在制定活动计划时,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在活动结束后,要对照先前制定的目标,进行认真总结,使专题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目的明确、组织得力、效果显著,确实起到教育、引导、实践、体验、升华的功能,从而不断促进育人水平的显著提高。具体讲,有以下三方面的目标:
一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最终归纳总结出我校开展行为习惯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内容,通过筛选提炼,形成常规,固定下来,常年开展。
二是通过探索研究,形成一些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三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力争使我校学生养成教育好,行为习惯好,道德素质优,为学生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通过德育处、团委、年级组这些组织机构,以校园广播、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手抄报、黑板报、校园展板、专题教育等载体,以全校1200多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基本单元,以班主任工作为基本抓手,通过科学安排教育内容,创新活动载体,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实践、体验、感悟、升华,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育人水平的不断提高。
该课题研究的方法为:
①用问卷调查法对初中生行为习惯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掌握目前存在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现状,做到底数清楚。
②用行动研究法对养成教育的内容、形式、过程、效果进行实践、探索与研究,形成有指导性的有实效的模式。
③用观察法观察在校学生的行为表现,了解其表现形式、危害程度,做到有的放矢。
④用经验总结法归纳学校养成教育开展的内容、形式,归纳科学的工作机制。
⑤用谈话法、个案研究法、文献法等方法研究具有典型性和特殊性的问题。
课题研究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参与性原则。通过全校班主任、学生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实效。
二是综合性原则。学生行为习惯是多种因素形成的,教育也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几方面,因此,要坚持综合性原则。
三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需要,尊重人格,才能取得实效。
四是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一蹴而就,要遵循规律,逐步推进,不断提高。
五是个性化原则。要注意学生个性需求,抓住个性特点,才能有的放矢,见到效果。
六是自主性原则。要动员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七是家、校结合的原则。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必须动员家长参与,沟通家校关系,几方面重视、多管齐下,才能见到实效。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计划研究周期为三年,结题时间为2013年下半年。
第一阶段:摸底调查(2011.1-2011.7),在全校范围内展开调查,掌握我校初中生存在哪些不良行为习惯,分析出现这些不良习惯的原因,制定全年开展养成教育的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实践探索(2011.8-2012.7),按照养成教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
第三阶段:形成模式(2012.8-2013.1),在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形成学校行为习惯主题教育活动模式。
第四阶段:实践检验,升华创新(2013.2-2013.7),按照形成的模式开展活动,总结出基本经验。
第五阶段:呈现成果(2013.8-年底),经过近三年的研究、实践、探索,形成我校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对今后的工作有指导性,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途径、方法,写出有价值的论文、调查报告等。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一是形成学校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活动的管理常规,如班会课、校园广播、手抄报、初一新生入学教育的教材、组织形式等。
二是在理论层面上,形成研究成果,对中学生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性。
三是通过课题研究、活动参与、主动探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校学生的养成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四是全面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和育人水平。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课题组成员:
组长:孙会钧 副组长:李秉山 史瑞华
成员:任克萍 王晓峰 张立军 许国栋 郭志勇
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其职责是确立课题名称,制定实施策略,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监督,对工作进行安排,对过程进行管理,撰写课题实施方案,设计课题报告。
课题组成员:
李秉山:确定班会课主题,统一班会课组织形式;初一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安排,形成教材。
史瑞华:编制校园广播系列内容,各年级学生手抄报刊出安排;国旗下讲话主题、内容安排等。
任克萍:编制年级组行为规范教育的内容。
王晓峰、张立军:负责课题研究的调查,如学生不良习惯的调查,学生行为规范标准的研究确定等。
班主任:按照德育处、团委的安排,配合搞好调查研究,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加强班会课组织、班级文化建设,以班级为单元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七、课题经费预算保障
经费保障:按照学校规定的课题费标准,实行统一的课题费管理,确保研究的正常进行。
2011年1月12日
|